現(xiàn)在2014藝考剛剛開始,北京各大藝術院校??即蠖荚诖汗?jié)過后,想報考北京各大藝術院校的考生還要一段緊張的應考準備時間。在此期間,就必須練習好專業(yè)技能,尤其是把自己的舞臺表現(xiàn)力練就好,非美術類的藝考大都是要通過舞臺表演的形式測試,所以這方面就顯得尤為重要。外在形象、內(nèi)在素質(zhì)以及自身技能三個方面是藝考舞臺表現(xiàn)考核的重點。通過舞臺表現(xiàn)測試藝考生所報考的專業(yè)有聲樂、朗誦、舞蹈、小品等,且多由考生自主選題,隨意性較強。
考試考什么?
明處:四大題目
朗誦:考查普通話水平
朗誦一般是考生自己選擇表演內(nèi)容。參加過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面試的考生大都會選擇現(xiàn)代詩作為自己朗誦的項目,甚至連自我介紹也不忘與朗誦接軌,作自我介紹的時候,有人不用說的,用喊的。
【專業(yè)分析】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導演表演系副教授、表演教研室主任李立宏表示,朗誦是希望聽到學生的自然聲音,包括普通話水平和語音情況,但最重要的還是對作品的理解。李立宏說:“我個人覺得,90后考生選擇反映現(xiàn)實的散文、詩歌、小故事等比較合適,便于他們表達對于人、自然以及生活的認識。”
聲樂:唱法不拘重表現(xiàn)
聲樂其實就是唱歌,可以是通俗、美聲、民族或者其他唱法,沒有硬性要求。大多數(shù)聲樂考生都會選擇美聲和民歌。對于考生來說,表情僵硬、跑調(diào)是常見情況。如果跑調(diào),有的老師會直接打斷,有的老師則會笑,還有的老師聽幾句后會打斷,不做評價。
【專業(yè)分析】李立宏指出,聲樂與朗誦不同,聲樂更傾向于考查學生對音樂旋律和節(jié)奏的把握。另據(jù)某表演培訓機構負責人透露,在聲樂環(huán)節(jié)中,老師并不會依照考生的聲樂水平打分,他們更多的是看考生在聲樂考試中的表現(xiàn)力,包括表情或肢體等方面的表現(xiàn)力。
形體:“藝多不壓身”最好
形體可采用舞蹈、武術等方式展示,同樣由考生自選表演內(nèi)容。北舞附中的考生舞蹈水平比較強,但對于大部分普高生,舞蹈是硬傷,也正因為這樣,出糗的人屢見不鮮,很多人在跳舞過程中摔倒、忘記動作或者跟不上節(jié)奏。
【專業(yè)分析】據(jù)了解,形體考試側(cè)重于觀察考生是否掌握了一些關于身體運用的基本技能。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教研室主任王勁松說:“有的考生小時候?qū)W過舞蹈,還有的學過雜技、魔術等,總之,最好是‘藝多不壓身’。”但這并不意味著無培訓基礎的考生就沒有機會,他補充道:“有的孩子是一張白紙,但他在表現(xiàn)的過程中能用真誠打動考官,那也是考官所贊賞的。”
北京電影學院明星考官黃磊也說:“我們不是培養(yǎng)舞蹈演員,所以不會按照挑舞蹈演員的路數(shù)來選擇考生??忌钪匾氖潜硌莩鲆环N真實的感受,并且去感染別人。”
小品:集體表演需搶戲
表演專業(yè)的復試,通常是演集體小品??忌譃閿?shù)組,以抽簽方式?jīng)Q定每一組的題目,題目定下來后,考官都會給考生一定的時間在考場外互相溝通如何表演。小品題目有給定一個情景的,比如“公交車站”;也有較為抽象的題目,比如“秘密”。
考生小潘稱自己和另外幾名同學抽到的題目是“公交車站”,經(jīng)過15分鐘激烈的討論,他們定下了表演方案——小潘和一名男生分別飾演孕婦和她的丈夫,其他同學也有各自的角色。“我的‘丈夫’是一個小警察,買不起車,只能坐公交車去產(chǎn)檢,他有一句臺詞說‘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’,我就反諷了他一句:‘你還真看出來自己是牛糞啊。’”提到當時的情景,小潘忍不住笑了,她對自己的表現(xiàn)還算滿意。
小潘表示,由于小品時間有限,所以許多同學急于突出自己的角色,集體搶戲、加戲,導致“場面混亂”。另一位駱同學則透露,當他們辛辛苦苦地演完之后,一個女生突然下跪,來了一出夸張的“賣身葬父”,“我想這個是很加分的”。
【專業(yè)分析】李立宏坦言,多人小品對于第一次見面的考生們而言,考察的內(nèi)容不僅僅局限于表演本身,還要考察考生的適應能力、交流能力、想象能力以及表現(xiàn)欲望的強弱。他表示,作品完成好壞并非全部,考官更希望在這個過程中看到考生對于人、事、物的理解。
暗處:三類素質(zhì)
做人態(tài)度
態(tài)度似乎比考試本身更為重要。據(jù)某藝術類院校老師透露,他曾在面試中遇到一位考生,讓其陳述個人愛好,該考生說自己喜歡看歷史,老師便問他關于劉邦的看法,不料該考生卻錯將劉邦安到紅巾軍名下,老師隨即指出其錯誤,但該考生表現(xiàn)得自負而張揚。老師事后表示,考生表現(xiàn)得謙虛得體是非常重要的,“站在老師的角度,這樣的學生誰都不敢?guī)?rdquo;。
文化修養(yǎng)
對于藝考中的文化常識考試,許多老師都表示是必要的。李立宏說:“這么多年,表演專業(yè)的文化課成績幾乎是所有專業(yè)里最低的了。在我看來,作為一名演員,文化程度低是一個缺陷。”他表示,演員要表現(xiàn)不同的人來反映作者思想,傳達自身對人和社會的看法,“對于人的認識,是世間最博大的學問之一。如果他連基本的常識都不知道,又談何認識人呢?一個成功的演員,對于社會學和人類學都要有一定接觸。”
王勁松則認為,考生的文化素養(yǎng)高,證明其自學能力強:“這樣他(她)就可以主動學習國內(nèi)外最新的一些行業(yè)經(jīng)驗,并從中選擇有益的信息。這些人文修養(yǎng)可以幫助演員更快更好地成長、成熟。”
素顏示人
今年許多院校都將“素顏”作為考試規(guī)定之一,中國傳媒大學、中央戲劇學院、北京電影學院等高校都要求考生需卸妝后才可以進入考場,有高校還專門為考生準備了卸妝棉。李立宏透露,并非現(xiàn)在才有“素顏”考試的要求,而從前化妝沒這么普遍,“化妝后的形象,尤其是化了濃妝的形象與本人形象差距很大”。
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院長張輝坦言,外在形象對電影演員來說很重要,考試主要從大眾審美和藝術審美兩個角度來考查:“大眾審美就是我們常說的,長得很漂亮或很英俊。但有的考生長得不是那么漂亮,氣質(zhì)卻很獨特、性格鮮明,這就是藝術審美,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重點。”
許多考生為博考官青睞,希望從臉上多做文章,甚至不惜整容。對于整容,各院校沒有明確禁止,但老師們紛紛表示對此并不提倡。王勁松說:“一個演員的成功絕非只依靠外表,想想最近紅得發(fā)紫的黃渤和王寶強,哪一個靠的是美貌?想通過整容進入演藝圈的同學,還請三思!”
黃圣依藝考面試
●明星藝考那點事
章子怡:跳舞被批評
章子怡從小學跳舞,面試時老師讓她演“遇到一匹狼后的反應”,章子怡就跳了一段舞蹈配上扔石子的動作。跳完后,她心里美滋滋的,以為老師能表揚她,沒想到老師卻說:“你這不是表演,表演是講究真實的!”復試時,她演集體小品《在公共汽車上》,她自稱表現(xiàn)一般,“站在臺上不知怎么過來的,特暈”。不過,由于外形和形體條件出色,章子怡最終被中戲錄取。
黃曉明:拄拐咬牙上
黃曉明在參加北影考試之前遭遇車禍受傷,只好拄著拐杖參加考試。由于腿腳不便,他咬牙忍痛在形體展示環(huán)節(jié)做了一套廣播操。有老師懷疑其是天生瘸腿,黃曉明于是在傷好后再來了一趟北京證明自己。
楊冪藝考視頻
楊冪:演唱全靠喊
高考前夕奔波于電視劇《新神雕俠侶》、《紅粉世家》等不同片場的楊冪并沒有太多時間準備,她只學了一段西班牙舞和一首《南泥灣》就大膽上了考場。楊冪笑稱自己沒學過聲樂,唱歌的時候就是使勁喊,還被老師說跑調(diào)。不過,楊冪竟以總分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。被問及考試經(jīng)驗時,她表示充分表現(xiàn)最真實的一面就行了。
李亞鵬:唱歌頻忘詞
李亞鵬參加中戲考試的過程頗為傳奇。當時他陪朋友參加考試,由于不是考生不能進場,便報了名。待到考試之時,他這也不會那也不會,老師急了,問他為何參加考試,李亞鵬實話實說:“我是陪朋友來的。”后來他勉強唱了一首歌,中途還忘了詞。復試時,老師要求為其伴奏,李亞鵬直說:“我還是清唱吧!”老師郁悶地問:“你高考多少分?。课铱匆簿?00多分。”沒想李亞鵬丟下一句話就走:“我?500多分!”
苗圃:演瘋子出彩
生性大大咧咧的苗圃報考北影時,考官要求她模仿一種動物,她卻以為演植物也可以,就一動不動地演了一棵樹。在隨后才藝展示環(huán)節(jié),本來打算唱秦腔的她,上臺后10秒鐘一句沒唱,還來一句:“對不起我忘(詞)了。”考官又讓她扮演一個瘋子,沒想到,她真的演了一個超級瘋子,讓臺下所有人都狂笑不止。